概论 | 疏散出口、疏散门、安全出口-区别及概念
发布时间:2022-06-14
依火灾风险等级划分、疏散路径确立原则,可以确定疏散出口、疏散门、安全出口的概念及要求,这是建筑防火入门的基础!
依据火灾危险程度,可以将建筑各区域的火灾风险等级分为危险区域、次危险区域、室内安全区域、室外安全区域。疏散路径的确立,应确保风险逐级降低,以“危险区域”→“次危险区域”→“室内安全区域”→“室外安全区域”为基本原则。以此,我们可以确定疏散出口、疏散门、安全出口的定义:疏散出口是疏散路径上一个区域疏散至另一个区域的出口;疏散门是设置在疏散出口上的门;安全出口是危险(次危险)区域通向室内、室外安全区域的出口,以及室内安全区域通向室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第一章 风险区域划分·疏散路径确立原则
一、风险区域的划分原则:
风险逐级降低,是划分建筑内外各区域火灾风险等级的基本原则,依据火灾危险程度,可将建筑内外各区域的火灾风险等级分为四级:
1. 危险区域:包括室内功能房间等。
2. 次危险区域:包括疏散走道等。
3. 室内安全区域:也称为相对安全区域,包括防烟前室、疏散楼梯(间)、避难层、避难走道、符合疏散要求但需通过同一建筑中其他室内安全区域到达地面设施的上人屋面和平台等。
4. 室外安全区域:包括室外地面、符合疏散要求并具有直达地面设施的上人屋面和平台、符合《建规》第6.6.4条要求的天桥和连廊等。
二、疏散路径的确立原则:
1、疏散路径的确立,应确保风险逐级降低,以“危险区域”→“次危险区域”→“室内安全区域”→“室外安全区域”为基本原则。
2、在疏散路径上,风险只能逐级递减。
疏散路径的确立,以规避风险为基本原则,疏散路径的风险只能递减,不能从次危险区域进入危险区域(示例:疏散走道不能通过房间疏散),禁止从安全区域进入危险或次危险区域(示例:禁止从前室区域向疏散走道疏散)。
注: 风险逐级降低,包含越级降低,比如从危险区域(房间等)直接疏散至室内安全区域或室外安全区域等。
三、参考专题:概论 | 火灾风险等级·危险区域-划分原则及意义!
第二章 疏散出口
疏散出口,是疏散路径上一个区域疏散至另一个区域的出口,除避难层转换和上人屋面转换等特殊情形外,通过疏散出口连通的不同区域,应确保风险逐级降低,这是基本原则!
常见的疏散出口如下:
一、疏散路径上,向相对安全区域疏散的出口:
1、危险区域向次危险区域疏散的出口,比如房间向疏散走道疏散的出口等;
2、危险区域向室内安全区域疏散的出口,比如房间向前室疏散的出口,房间向疏散楼梯间疏散的出口等;
3、危险区域向室外安全区域疏散的出口,比如房间直接向室外安全区域疏散的出口等;
4、次危险区域向室内安全区域疏散的出口,比如疏散走道向前室疏散的出口,疏散走道向疏散楼梯间疏散的出口等。
5、室内安全区域向室外安全区域疏散的出口,比如疏散楼梯间或前室向室外安全区域疏散的出口等。
二、疏散路径上,前室、疏散楼梯等的出口:
疏散路径上的前室、疏散楼梯等,虽然同属室内安全区域,但风险等级仍然有别,其出口也是疏散出口,比如:前室向疏散楼梯间疏散的出口,疏散楼梯向首层前室疏散的出口,首层前室向室外安全区域疏散的出口等。
三、疏散路径上,避难走道、避难层等的出口:
1、危险区域通过避难走道疏散的出口,包括危险或次危险区域向避难走道前室疏散的出口、前室向避难走道疏散的出口,避难走道向疏散楼梯间疏散的出口或直通室外的出口等。
2、疏散楼梯间在避难层的转换出口,包括疏散楼梯间通向避难层前室的出口、前室通向避难层的出口;经避难层转换后,避难层通向疏散楼梯间前室的出口、前室通向疏散楼梯间的出口等。
四、不满足疏散原则的出口,不应视为疏散出口,非疏散出口上的门不能作为疏散门:
除避难层转换和上人屋面转换等特殊情形外,通过疏散出口连通的不同区域,应确保风险逐级降低,违背此原则的出口不能视为疏散出口,也就是说,用于相同危险等级区域转换的出口,通常不能作为疏散出口,非疏散出口上的门不能作为疏散门。
比如:户内套间的房间出口、房间内部隔间的出口,以及营业厅、展览厅、多功能厅等的内部隔间出口等,均不能视为疏散出口。另外,连通两个危险区域的防火隔间等,也不能视为疏散出口,等等。
注:公共建筑应避免套内隔间,确因功能所需时,宜参照疏散门的相关要求处置。
第三章 安全出口
依据规范定义,安全出口是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和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常见的安全出口有:敞开楼梯间的出口、封闭楼梯间的出口、防烟楼梯间的出口及前室出口,以及直接通向室外安全区域的房门、符合条件的连廊和天桥出口等。
顾名思义,安全出口是通向室内或室外安全区域的出口。在第二章所述示例中,除危险区域通向次危险区域的出口(比如房间向疏散走道疏散等)外,其他疏散出口均可视为安全出口,安全出口是疏散出口的一种形式。
第四章 疏散门
一、疏散门的概念:
为提升安全等级,阻断火灾风险,除敞开楼梯间外,疏散出口通常需要设置门,设置在疏散出口上的门,称为疏散门。
注:允许采用敞开楼梯间的建筑,连通疏散走道和敞开楼梯间的疏散出口(即安全出口),不需要设置门,这时的敞开楼梯间仍可视为室内安全区域,敞开楼梯间可视为上下楼层的有效防火分隔措施,楼梯间连通的上下层区域不需要叠加防火分区面积。
二、疏散门的设置形式:
1、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和折叠门。
注:除甲、乙类生产车间外,人数不超过60人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的房间,其疏散门的开启方向不限。
2、仓库的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但丙、丁、戊类仓库首层靠墙的外侧可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
三、疏散门的防火性能要求:
1、火灾危险区域通向次危险区域的疏散门,通常没有特殊的防火性能要求,比如房间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等。
火灾危险区域通向次危险区域的疏散门,通常没有特殊的防火性能要求,比如房间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等,可以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普通平开门,也可以采用双向弹簧门。
但是,对于有防火分隔要求的设备房、库房等,其房间隔墙和楼板应满足一定耐火极限要求,疏散门需要采用防火门,比如:
a、民用建筑内的附属库房,剧场后台的辅助用房,应采用乙级或甲级防火门;
b、除居住建筑中套内的厨房外,宿舍、公寓建筑中的公共厨房和其他建筑内的厨房,应采用乙级或甲级防火门;
c、附设在住宅建筑内的机动车库,应采用乙级或甲级防火门;
d、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燃油或燃气锅炉房、油浸变压器室、消防水泵房等,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消防控制室和其他设备房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等。
2、除直通室外的疏散门外,连通防烟楼梯间及前室、避难层的疏散门,需要采用乙级或甲级防火门。
特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²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连通不同区域的防烟楼梯间,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3、开向避难走道前室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采用乙级或甲级防火门。
4、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以及甲、乙类厂房,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的封闭楼梯间,可不采用防火门,可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普通平开门,也可以采用双向弹簧门。
5、直通室外安全区域的疏散出口,可以设置向外开启的常规疏散门,并不要求防火门。这类疏散门主要满足内部空间的功能需求,比如保温要求,比如设置有加压送风系统的楼梯间或前室,疏散门需满足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功能要求,等等。对于无功能要求的直通室外安全区域的出口,甚至可以不设门。
注:对于专业规范有规定的,应从其规定,比如:《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6.1.3要求,变电所直接通向室外的门应为丙级防火门,等等。
图示摘录:
火灾风险等级划分,疏散路径和疏散距离的确立原则!
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